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对进入我国市场的境外环保产品实行认定的通知

时间:2024-06-16 14:56:33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732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对进入我国市场的境外环保产品实行认定的通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

环发[1998]183号




关于对进入我国市场的境外环保产品实行认定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各有关部门:


  根据我局发布的《环境保护产品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环科[1997]251号),现就进入我国市场的境外环保产品的认定作如下补充规定:

  一、境外环保产品是指在我国市场直接销售或代理销售境外生产的《环境保护产品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第三条所列环保产品。

  二、境外环保产品由我局认定,地方各级环保部门负责获准认定的境外环保产品在本行政区内使用的日常监督管理。

  三、境外环保产品认定由境外企业或代理商向我局申请,并提供下列材料(中、英文本):

  1.申请单位合法经营的证明文件;

  2.该产品准予进入所在国市场的证明文件;

  3.产品相关标准;

  4.产品质量保证书;

  5.产品使用说明书。
一九九八年三月二十三日



关于完善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家外汇管理局


关于完善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汇发[1999]10号



国家外汇管理局各分局,北京、重庆外汇管理部、各中资外汇指定银行:
根据各分局和金融机构近期反映的资本项目外汇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和问题,为进一步完善管理、便于操作,现就有关问题明确如下:
一、关于偿还境内中资金融机构自管外汇贷款
(一)债务人偿还境内中资金融机构自营外汇贷款本金,由债务人持《外汇(转)贷款登记证》、借款合同、债权机构的还本付息通知单,向国家外汇管理局或其分支局(以下简称外汇局)申请,凭外汇局的核准件购汇支付或从其外汇帐户中支付:
(二)债务人偿还境内中资金融机构自营外汇贷款利息和费用,由债务人持《外汇(转)贷款登记证》、借款合同、债权机构的还款通知单,直接到外汇指定银行购汇支付或从其外汇帐户中支付。外汇指定银行应当于每月5日前将上月自营外汇贷款利息和费用支付情况上报所在地外汇
局;
(三)债务人偿还逾期的境内中资金融机构自营外汇贷款本金,继续按照《关于偿还国内逾期外汇贷款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1998)458号〕的规定执行,下列资金可以购汇偿还逾期外汇贷款:
(1)债务人经法院判决或仲裁机构裁决获得或通过变卖各种资产、财产等形式获得的人民币收入;
(2)债务人通过改善经营和财务状况获得的除人民币贷款以外的人民币收入;
(3)债务人获得的其主办银行在总行批准的统一授信额度内发放的人民币贷款收入。外汇局在办理此项业务时,应要求贷款银行提供其总行关于统一授信的证明文件、贷款银行对该债务人的授信证明。外汇局应与中国人民银行有关司局进行核对。
二、关于信用证及信用证项下的外汇垫款
1.境内机构偿还境内中资外汇指定银行信用证项下垫款,凭外汇局核销管理部门颁发的加盖“已报市”《进口付汇到货核销表》向外汇局申请,凭外汇局的核准件办理偿还手续。境内机构无法提供外汇局核销管理部门颁发的加盖“已报审”《进口付汇到货核销表》的属无贸易背景的
信用证,外汇局在对其进行相应处罚后,核准境内机构偿还境内中资外汇指定银行的信用证外汇垫款,并将处理结果等相关材料按季上报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管理司。
2.对于具有国际结算资格的境内中资非银行金融机构1998年8月31日以前已经开立或者已经承兑的信用证,可按照规定办理对外支付或兑付;境内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办理核销手续。1998年9月1日后境内任何中资非银行金融机构不得对外开立或承兑信用证。
未经外汇局批准,境内中资非银行金融机构擅自对外开具信用证,一经发现,严肃查处。
三、关于资本项目结汇备案和结汇审批
1.为简化资本项目结汇备案手续,国家外汇管理局授权各外汇管理分局办理辖区内所有资本项目的结汇备案工作。
2.境内机构资本项目外汇一次结汇或累计结汇在等值1000万美元以上(含1000万美元)的,须经分局审核后报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分局按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复文件办理具体结汇核准手续。
四、关于外汇帐户内外汇资金转为定期存款问题
1.贷款专户、还贷专户、资本金专户、外币股票专户等资本项下外汇专用帐户内的外汇资金,可以在同一外汇帐户内转存为定期存款,但不得跨户或跨行转存。
2.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汇结算帐户中的外汇资金,不得转存为定期存款。
3.对于违反上述规定进行转存的外汇帐户,应当在1999年1月31日前将外汇资金转回原帐户,对于需要转存的,可以按照本规定进行转存。对于转回后超过外汇结算帐户限额的外汇资金一律结汇。开户银行应当将外汇帐户的清理情况报送所在地外汇局,并由各分支局汇总后于
1999年2月28日前报送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管理司。
五、关于购买境外金融债权
1.允许境内中资外汇指定银行总行用自有外汇资金购买境外金融债权;其分行不得办理此项业务。
2.境内中资外汇指定银行总行购买境外金融债权后,应按合同逐笔填写,按季定期到外汇局办理备案。金融债权登记备案表(见附件1)统一由国家外汇管理局规定。
六、关于外债登记
1.外债定期登记的原则是按合同逐笔填写,按月定额报送签约和变动情况。具体按下列程序办理:
(1)实行定期登记的境内机构应按照新签约的生效合同和已签约生效合同的提款银行入帐凭证,还本付息通知如实填写《外债签约情况表》和《外债变动反馈表》;
(2)实行定期登记的境内机构借用的短期外债(包括授信额度)也应按照《外债签约情况表》和《外债变动反馈表》的规定内容逐笔填写签约和资金变动情况;
(3)实行定期登记的境内机构应在每月5日前将加盖法人公章的上月《外债签约情况表》和《外债变动反馈表》及相关合同和授信额度文件报送至外汇局;
(4)外汇局审核境内机构提供的报表和材料后,对符合规定的,向其出具加盖业务公章的登记证明文件,以便境内机构对外提供,外债登记证明文件(见附件2)统一由国家外汇管理局规定;
(5)非银行金融机构借用期限在自合同约定的首期提款之日起30日(含30日,包括展期)的短期外债,可按以上原则办理登记手续;30日以上的短期外债仍实行逐笔登记;
(6)实行定期登记的境内机构对外担保的定期登记也按照外债定期登记的原则和程序办理。
2.90天以上(自承兑日到付款日,包括展期)信用证开证人为境内中资金融机构的,境内金融机构承兑后,由开证人办理定期登记手续;开证人为境内外资金融机构的,境内外资金融机构承兑后,由开证申请人持进口合同、进口付汇核销单和信用证到外汇局办理逐笔登记手续。
3.外汇局在办理外债登记手续时,应至少审查下列内容:
(1)债务人的法人地位和资格;
(2)借贷合同内容(包括债权人、债务人、借款期限、利率、金额、借款用途、合同生效条款、交叉违约条款、提前还款条款、解决争议条款、法律适用条款及借款合同是否违反中国法律、法规)。
(3)保证、抵押、质押等其它相关合同;
4.境内机构在办理外债登记时无需提供律师出具的法律意见书。
七、以外汇租赁、使用出口信贷等形式形成的非现金流入的外债,其购付汇按偿还外债本息办理,不得按照一般进口购付汇办理。债务人在偿还本息时,应当持《外债登记证》、外债合同、正本进口货物报关单等有效凭证和有效商业单据向外汇局申请,凭外汇局的核准件购汇支付或从
其外汇帐户支付。
八、关于购汇境外投资
除经国务院批准的对外援助项目,国家外汇管理局及各分局暂不办理对购汇进行境外投资的项目的外汇风险审查。
1998年8月31日前已办理了境外投资项目外汇风险审查并已领取了海外企业批准文件的下列境外投资项目,经分局审核后报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可以购汇汇出。
1.已经注入了部分资金的境外投资项目。
2.境外投资合资项目。
3.投资绝大部分为实物,只需少量(不超过注册资本的25%)购汇的境外投资中方独资项目。
九、未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境内机构不得进行资本项下提前购汇和提前购汇还贷。
十、汇发(1998)21号文中所称“境外股权投资”系指债权投资行为之外的所有境外直接投资行为,包括境外直接投资、购买境外外币股票和向境外企业的增资等。
十一、银发(1998)458号文中所称外资银行、系指依照中国法律、法规的规定,经批准在中国设立和营业的外资银行、合资银行、外国银行分行、合资财务公司和外资财务公司。
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凡与本通知精神相抵触的、以本通知规定和解释为准。
各分局在接到本通知后,应尽快转发所辖分支局和相关单位;各中资外汇指定银行总行应尽快转发所属分支行。执行中如遇问题,请及时向我局资本项目管理司反馈。
附件:
一、金融债权登记备案表(略)
二、外债登记证明(略)

国家外汇管理局

一九九九年一月七日

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7〕第4号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7〕第4号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等37件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附后)自公告之日起废止。





中国人民银行

二○○七年一月五日





废止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共计37件)



01.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外资银行业务准入制度和程序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02〕323号

02.关于印发《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内部转账结算业务审批规定》的通知银发〔2000〕341号

03.关于下发《汽车消费贷款管理办法》的通知银发〔1998〕429号

04.关于改进专项贷款管理的通知银发〔1999〕228号

05.关于印发《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的通知银发〔2000〕40号

06.印发《关于对金融诈骗案涉及的金融工作人员行政处分的暂行规定》的通知银发〔1995〕43号

07.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1〕第6号

08.关于印发《关于对金融机构违法违规经营责任人的行政处分规定》的通知银发〔1998〕221号

09.关于颁发《商业汇票办法》的通知银发〔1993〕140号

10.关于大额现金支付管理的通知银发〔1997〕339号

11.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大额现金支付管理的通知银发〔2001〕430号

12.关于印发《主要农副产品购销资金专户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银发〔1993〕148号

13.关于印发《关于违反案件报告制度的处理规定》的通知银发〔1997〕510号

14.关于加强非银行金融机构报表报送工作的通知银发〔1998〕505号

15.关于加强储蓄网点审批管理的通知银发〔1994〕239号

16.关于恢复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外汇业务审批工作的通知银发〔2000〕227号

17.委托注册会计师对外资金融机构进行审计管理办法银发〔1996〕153号

18.关于修改《在华外资银行设立分支机构暂行管理规定》第三条第一款的通知银发〔1996〕62号

19.关于信托业务财务管理问题的通知(83)银发字第207号

20.关于信托投资公司开办资金拆借业务的通知银发〔1989〕57号

21.关于妥善处理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人员信访问题的通知银办发〔1997〕122号

22.关于农村信用合作社抵贷资产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1998〕196号

23.关于明确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认定标准的通知银办函〔2000〕848号

24.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合作社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银发〔1999〕169号

25.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合作社贷款管理办法》的通知银发〔2001〕119号

26.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中资商业银行购汇补充外汇资本金的通知银发〔2002〕106号

27.关于金融系统应被清除人员的处理意见银发〔1993〕47号

28.关于印发《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的通知银发〔1997〕199号

29.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完善和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银发〔1997〕565号

30.关于走私犯罪侦查机关查询、冻结走私犯罪嫌疑人存款适用《关于查询、冻结、扣划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银行存款的通知》的通知银发〔1999〕139号

31.关于在部分省(区、市)试行“借款合同文本”的通知银发〔1994〕46号

32.关于印发《贷款证管理办法》的通知银发〔1995〕322号

33.关于印发《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试行)的通知银发〔1998〕151号

34.关于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通知银发〔1999〕263号

35.关于严禁利用信用卡、银行卡、支付卡违规套取现金的通知银发〔1998〕136号

36.《设立境外中国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令1995年第1号

37.关于印发《特种金融债券托管回购办法》的通知银发〔1997〕280号